欧冠近二十年冠军,蒙塔,勇士队合影,奥运剩余比赛有哪些,2020欧洲杯赛程图,贾马尔·富兰克林

公司文化墻

蘇恒泰歷史這樣說(一)蘇文受的故事

發布時間:2012-5-28      來源:蘇峰      作者:管理員      閱讀次數:      字體:      
湖南長沙人蘇文受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十一歲來到湘潭十三都拜師學藝做油紙傘。這個十三都是明清以來政府為了便于長江流域工商業管理,在長江河道沿岸,按工業特產分工不同所劃分的區域簡稱。每一種工業產...

       湖南長沙人蘇文受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十一歲來到湘潭十三都拜師學藝做油紙傘。這個十三都是明清以來政府為了便于長江流域工商業管理,在長江河道沿岸,按工業特產分工不同所劃分的區域簡稱。每一種工業產品集聚在一個地方進行生產貿易。每一處便用一個“都”來區分。應該說是在交通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采取這種商業模式確實提高了工商業的效率,生產某一種產品的世代都生產這一產品,不斷改良工藝,這樣的區域分工使得每一種類的產品都找到了最合適的材料在最合適的地方由最熟練的工人生產出來,最后通過最便捷的交通銷往各地。(比如第十四都在江西以生產毛筆為主)

  蘇文受在湘潭學徒期間跟隨的師傅姓曾是湖南雙峰縣人,雙峰縣是衡陽,婁底,湘潭三市接壤處,這里多山少田,滿山都是茂密的竹林。正因為地少,所以當地人除了種田外,自古以來都以生產竹制品為生。

話說這個雙峰縣也出了個大人物,他就是清末年間“只手擎乾坤”的曾國藩,正是他才保全了清王朝多存在了五十年之久,同時也保全了華夏兒女免受不明教派統治之苦呀。

  書歸正傳,油紙傘工藝細分有上百道工序,蘇文受從頭學起。清晨早起床砍竹,泡竹(這泡竹是把頭年新竹看成所需段節,泡上一個冬季等里面竹膠蟲卵全部清除后使用)削傘骨(要求用完整的一段竹筒削成36根傘骨來,這樣傘面制成后服帖還不易變形)穿傘架,穿花傘線,切割皮紙,篳傘紙,繞傘邊,熬油上桐油(這個桐油熬制很有講究,首先要選上等生桐油按比例兌豬油柿油少許熬到一定溫度后才能使用)烘傘晾干。事無巨細樣樣都要做到,每一點都是一絲不茍。學徒三年,又幫師一年。師傅就對他很是滿意。因為他本就儀表不俗,勤奮好學。師傅有心培養,細心教授,使得他技藝日臻,做出來的傘很受歡迎,師傅有意留他。可出來多年的他,此時正是籌措滿志,準備回長沙老家自己開店,一來孝敬父母方便,二則用學來的技藝創造美好生活。

  1853(咸豐三年)年,十五歲的蘇文受師滿辭師。回長沙前,師傅拉住他的手說道“細伢呀,我與你師徒一場,四年來情同父子,我對你傳授是最仔細的,本希望你能留下來,用這滿山的資源帶領鄉親都有飯吃衣穿。可如今你也有志回鄉立業,我不攔你。我有一親戚為人中直,現在長沙衙門當大官,你日后若有事過不去便可去求他,只說是我的大徒弟。”說完這些師徒告別。三月細雨無聲。

  此時太平軍剛剛解除對長沙的圍困,轉而占領岳州。水陸兩軍共10萬之眾,直逼武漢。長沙作為湖南首府,大有山雨欲來只勢。平民人人自危,商賈無心經營。人們談論的時政都是太平軍又打下了哪里,又砍了多少人頭,如果是富戶或者異教人士也是要殺頭的。走在長沙街頭,蘇文受心想:戰亂已生,此時誰還有心思買你的傘,你就算開再大的店,遇到亂軍也片產不留呀。時逢兵禍,蘇文受暗暗嘆惜自己身不逢時,空有好手藝卻無處施展。躊躇之時,蘇文受看到了城門口貼的招兵告示:妖逆作亂,守土有責———凡湘籍人士,年滿二八者———湖南巡撫張亮基。

  大丈夫志在報國,國在才可家全。現在人們家都不保,談何興家立業。此時蘇文受心生從軍報國的念頭。

來到軍中,蘇文受才知道師傅說的親戚原來就是總兵曾國藩。但他沒有相認,他只希望通過苦練殺敵,早日在戰場上建立軍,也算是對得起師傅。曾國藩不愧為一代大家,他的思想深深影響到了蘇文受。他由豆蔻懵懂少年轉變成赳赳血性男兒,他無數次殺入敵陣又突出重圍,憑著一顆報效國家的心。

  戰斗是殘酷的咸豐十年1861年初,已是蘇文受從軍第八個年頭。在左宗棠的率領下他隨湘軍部隊進攻浙江。連年征戰部隊已是疲憊不堪,湘軍們相互攙扶著一步一步來到了杭州城。在一個暑熱的黃昏,等待他們的是空前的惡戰。當時發生了一場有名的戰斗,就是這一仗結束了蘇文受的軍旅生涯,他所在的部隊遭到重創損失傷亡慘重。當時曾國藩規定根據傷兵官職高低,傷勢大小給予一定撫恤金。當然這些錢都是剿匪所得完全跟國庫不相干,所以發得特別慷慨,曾國藩深知這些受傷的送命的都是他的父老鄉親呀。

  大軍已越過城墻,在每一個房屋每一條街道與對方展開了殊死的巷戰,混戰中蘇文受見敵方埋伏的弓箭手連傷他手下數名湘勇。他憑經驗快速倒躲入矮墻,用余光掃視斜角屋頂,通過觀察發現街道兩邊的斜角屋頂不時閃現箭羽。他判定對方的狙擊埋伏處后,為了不暴露意圖。他只帶了3人隨他搭人梯繞上屋頂砍殺對方。當他成功清除這一面埋伏時,不料街道對面飛來一箭,他翻滾著滑落屋頂。頓時腿骨搓位,肋骨骨折,鮮血重傷口迅速涌出。雖然只是綠營校尉千總(正八品武官現在來說可管300人),但由于他作戰英勇,左宗棠特別關照他住在余杭一富戶家養傷。當時杭州城已遭受過邪教洗劫,這一富戶實際也所剩無幾,聽說邪教勢大馬上又要殺回,害怕再招兵禍,性命不保。多日以來見蘇文受雖是軍人,卻是舉止淡定,談吐不俗,料必是可托之人。待他傷勢稍穩,便提出將家中一未出嫁的女兒許配給他,隨部隊先撤離當地避避危難。蘇文受在這家養傷也感激不過,便拿出了全部的撫恤金交與老人,約定戰亂平熄再作報答。這正是,風云莫辨流寇生,宅門其時也無門。

  同年9月湘軍攻陷安慶。之后李鴻章創辦淮軍。

  蘇文受聽到捷報頻傳,想到美好的生活馬上就要來到,于是決定先帶老婆回老家長沙石門砍,認個門,修養好身體再作打算。回到老家后才知道,村民早就以為他戰死在外了,所以有一個吳姓的地主豪紳霸占了蘇文受的房屋還把他家一塊祖傳土地搶占去做了墳地。蘇文受告到當地官府衙門,衙門以人死為大,不能開棺移墓為由,判蘇文受輸了官司。村民只說是因為蘇文受一無錢財,二則身體欠佳,所以衙門不愿意為他得罪地主豪紳。蘇文受:心想多年在外從軍,現在卻落得無立錐之地。自古忠孝兩難全,自己已經為國盡忠,身體至今多有不便,現在是為家盡孝的時侯了。心性耿直又不原低頭求人的蘇文受,受此氣后又燃起了他少年時的理想,發誓開家大傘店,憑手藝賺錢把失去的祖業都買回來,光宗耀祖,不讓自己再受氣。

  可是怎么創業呢?蘇文受想到回鄉時路過的漢口碼頭集家嘴,集家嘴地處兩江交匯處,客商云集往來頻繁。槽運連綿。1862年初他攜妻子前來漢口來到漢口關帝廟魁斗巷附近(今硚口區全新巷)定居。在集家嘴一帶挑擔以修傘為生。憑師傅傳授的過硬手藝他很快便有固定客源,由游走改為座店修理。蘇文受是個有心人,修得多見的多,東西南北各色雨傘了然于心,在與人修傘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當時湖北的傘多產自蒲圻與潛江,但是這些傘不僅質量一般,款式也老舊,于是蘇文受便萌發了將湖南的制傘工藝結合當地江河湖岸風大的情況,必須生產改良湖北雨傘的想法。

  蘇文受如此想的也這樣做了,他把修傘積攢下來的30串銅錢(每串為1000文)作資本,買了原料,白天修傘晚上制作雨傘。真是興業好比針挑土。

  蘇文受把傘骨,傘柄加粗,紗邊增加兩輪頭發繩子(所謂“頭發繩”是舊時納鞋底的棉索線。因為舊是婦女梳頭要用棉索扎頭發所以稱為“頭發繩”。未出嫁的少女扎染成紅色的“頭發繩”,已婚婦女扎黑色的,如已喪夫的就直接扎白色的,舊社會這一點是堅決不容混淆的,所以通過“頭發繩”顏色就可以辨別其婚姻狀況)傘面裱三層凈料皮紙,打三道油,如此這般,一把結構堅固,抗風力強,經久耐用的武漢特色的雨傘就算做好了。售價240文,雨傘取名“蘇恒泰”。一經上市,顧客就感到質量勝過蒲圻,潛江兩地的雨傘,于是互相宣傳,購者日眾。

  1864年清同治三年蘇文受在漢正街旁西關帝廟魁斗巷,租下小板鋪門面房一間,正式開設“漢口蘇恒泰傘店”,陸續雇工十二人,還帶了三名徒弟,月產銷雨傘500—600把,為了鞏固信譽,仍遵守薄利多銷,絕不粗制泛造的原則。這個原則被后繼人嚴格遵守,并貫徹始終。

  話說創業初期,由于生產雨傘的材料都是走水運到漢口現在的寶慶碼頭卸貨,舊時碼頭上惡勢力非常猖獗,又有貪官勾結,平常人都避讓他們三分。有一回蘇文受去碼頭接收由湖南運來原料的,由于數量不多,可以自己搬走,但碼頭上看他不是本邦人事,卻不時總有貨到,料想又可敲筆竹杠,所以強行起運,而且提高力資。蘇文受以理服人再三解說,可那把頭哪聽得下這些,他們平時欺負慣了老實人,說道:“看來你要我們教教你規矩,” 手一揮“把他的貨扔河里去”。瞬時竄出幾人左右開弓,雙方由拉扯發展到動武。可把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蘇文受少年從軍,見過多少心驚肉跳,鮮血淋淋的場面。區區幾個地痞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蘇文受本不想鬧事,何況碼頭是衙門的聚寶盆,誰敢得罪呀!可眼見自己辛苦錢換來的貨物將被投入河中,以及一個個顧客期待的眼光,如果不能及時完成訂貨,剛剛成立的“蘇恒泰”將前功盡棄呀!他不敢往下想:豁出去,你不讓我活,我就跟你們一起死;此念一出,氣由心頭起,勇從膽中升。只見蘇文受迅速擺脫拉扯,吸氣跺腳氣運丹田。心跳加快,兩股熱氣重腦后直沖頭頂,渾身的肌肉象鋼鐵一樣繃了起來。他猶如回到當年熟悉的戰場上面,順式撩起一條扁擔象撲來的三人砸去。“咯嚓”一聲后,只見撲在最前面的地痞抱頭側倒扭作一團。蘇文受的扁擔也斷作兩段。他看著斷開的扁擔心想“現在手頭只有這爛棍當武器,把它倒放胸前做槍刺更合適,一則不容易折斷,二這鈍頭捅,不至于傷到人命”。把頭此時扯喉叫嘯“你個外馬還敢反水?都過來呀,跟我打!”可是雙方一開打,蘇文受氣勢上就嚇壞了這些的混混,隨著場面的擴大附近碼頭的勞工也被把總拉來助陣。蘇文受不慌不忙,來一個就撂倒一個,左挑右刺,橫劈直捅。剎時間把寶慶碼頭搞得是人仰馬翻。

  “啪”一聲敲在對方身上,“嘭”一聲砸在蘇文受背上。這一切來得這么突然,來得這么真實。此情此景應正了人盡皆知的三個字“打碼頭”。要生存就要拿命換!這是舊社會多少江湖兒女的真實生活寫照呀!這時圍觀人越來越多,不一會武打片就放不下去了,因為蘇文受竟然連收了40余條扁擔。碼頭勞工本是窮苦出身,受把頭盤剝不過,也不愿意為把頭賣命,暗中佩服眼前的好漢,紛紛退出毆斗。有經常提貨的生意人們看到蘇文受這次算是替他們大大的出了口惡氣,都站在蘇文受這邊替他叫好,更有挽袖助陣者。有善良老者看蘇文受占了上風,若再打下去怕他體力不支吃了虧連忙出來解勸。碼頭把頭沒有見過這陣式,完全驚服了,不敢再加糾纏。“嘴里喊到邪了,反了,你等到。”跑到衙門那里告了蘇文受,撓亂碼頭次序意圖不軌,聚眾毆斗,持戒傷人的狀。真是條條都夠下大獄。

  這邊,此事迅速流傳開去,成了蘇文受一人打了一個碼頭。可是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城市窗口聚眾斗毆,這在當時衙門來說是可以給你亂扣帽子的。說你是亂黨流寇強盜搶匪也不為過,要判你砍頭,你是根本犟不過去的!加之蘇文受又不是道地本邦人,不懂疏通進貢,于是衙門對此事展開調查,原來清朝貪官也搞地方保護主意呀!

當時調查此事的辦案人員很快就查明了蘇文受,在左宗棠所部因傷退伍的軍官身份,還得知他是曾國藩的故舊。因湘軍當時作戰驍猛,朝廷也多有仰仗,各地官員多不愿得罪。因而痛斥了碼頭把頭后此事不再過問。

從此后,凡“蘇恒泰”的貨物到碼頭起運,碼頭不來干涉。蘇文受,重質量守信用,威武不屈。在坊間口口相傳。之后凡是湖南人都喜歡在寶慶碼頭來卸貨,都說是“蘇恒泰”的貨物,并延碼頭附近聚居起來。并自發成立湖南幫派組織“寶幫”(一則代表寶慶碼頭的幫派,二來代表保護湖南同鄉的組織)來保護碼頭能夠長久自由貿易。

 

  返回>>Top↑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蘇恒泰制傘工藝篇